◇◇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鲁花真是小作坊,煤制油不是煤油   ·方舟子·   我上次谈到,关于油罐车运输食用油,鲁花集团发了一个声明,说他们用的 都是专门的运输车辆,运过转基因油、劣质食用油的车也不能用,更不要说运输 过化工产品的车。我当时质疑说,难道鲁花集团生产的散装花生油是用油罐车运 到小作坊去分装的吗?我本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没想到还真是这样。   鲁花集团卖的油,包装上就印着一大批分装商的名称和地址。它还真是把散 装油送到分装商那里分装。我查了一下,这些分装商都是很小的企业。例如武汉 鲁花,名称听上去很大,但只有几十名员工,就是一个微型企业,也就是小作坊。 难怪别的大企业都声明,它们的油是一体化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 油罐车,所以不受这个事件的影响,只有鲁花标榜自己用的是专用油罐车。   以前鲁花集团的文章宣传过,散装油从总厂用油罐车运到分厂分装,要怎样 控制好花生油的质量,免得变质,号称用的油罐车是充液氮的油罐车。我们姑且 相信它的宣传,那么问题来了:鲁花集团用的油罐车是自己的还是物流公司的? 如果是自己的油罐车,当然对这些车运过什么东西一清二楚,不可能运过转基因 油或所谓的劣质食用油。因为鲁花集团不生产转基因油,也不会认为自己生产的 油是劣质食用油,所以不存在这些油罐车运过这些油的可能性。那么它为什么要 说运过劣质油、转基因油的车就不能用?自己的油罐车不用做这种鉴别,别人的 油罐车才存在这种可能性,才需要做鉴别。如果是物流公司的油罐车,没法控制, 怎么知道这些油罐车有没有运过转基因油、劣质油、化工产品?所以,这样的声 明没有意义。   退一步说,姑且认为鲁花集团的确有自己的油罐车运输队,用的都是自己的 油罐车,能够完全控制,那么问题又来了:油罐车把散装油从总厂运到小作坊去 分装,回来的时候不可能再运鲁花自己的散装油,那么运什么东西呢?如果空载, 成本得有多高?鲁花之所以把散装油运到小作坊去分装,就是为了降低成本。鲁 花集团宣传过没有一辆自己的运输车,也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以前鲁花有自己 运输车,把货发出去,回来要空载,成本很高,所以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就把运 输包给了物流公司。所以,鲁花集团不可能只是为了油罐车运输就不惜成本,就 不考虑空载回来的成本。可见鲁花集团的宣传和声明都是不可信的,就是在骗人。 就像我上次说的,对这种骗子企业说的话都不要信,对它卖的东西也不要信。   为什么会发生罐车换装事件?就是因为物流公司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把货发 出去,回来不能空载,就要运别的东西。有时运化工产品,有时运食用油。这个 事件之所以被说得那么可怕,是因为一开始就把运过煤制油说成了运过煤油。最 早的《新京报》的报道本来说得很清楚,运过煤制油,但《新京报》采访了“食 品安全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后,就被歪曲了。朱毅是一个被我揭露 过无数次的、不学无术的半文盲、伪专家、伪科普人士,根本分不清煤油和煤制 油。把煤制油当成煤油,这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别。   她把混了煤油的食用油的危害性说得无比恐怖:会对全身各个系统都造成损 伤、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有短期的影响、长期的影响。她现在频频接受媒体采 访,都在讲吃煤油危害有多大。还在凤凰网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掺入了煤 油的食用油吃不出煤油味儿,说是因为量太少,所以吃不出来。也就是说,朱毅 自始至终把煤制油当成了煤油,然后中国的官媒、法学界人士也都把煤制油说成 了煤油。港台和海外的中文媒体、国外的英文媒体例如CNN在报道这个事件时, 也都说中国用运过煤油的罐车运食用油,都是被朱毅误导的。央视说这是一种投 毒行为,也是被朱毅误导的。可见半文盲多么祸国殃民。   煤油是一种燃油,有毒,很多人都很熟悉。我们小时候经常停电,就要用煤 油灯,所以很熟悉煤油的味道。这个事件爆出来以后还有人说,难怪到外面吃饭 会吃到煤油味儿,原来用的油混入了煤油。这是疑神疑鬼,因为即使食用油混入 了煤油,量也极其微小。这一点朱毅倒是没说错,就因为量很少,所以尝不出来, 哪怕混入的是煤油。但混入的不可能是煤油。煤油是燃油,属于危险化学品,危 化品要用特殊的罐车运输,不能用普通的罐车运输。运过危化品的罐车是不会运 食用油的,两者不会混在一起。   这次涉及到的不是煤油,而是煤制油。把煤液化之后生产的油就叫煤制油。 煤的液化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直接液化,加氢催化,让煤从固体变成液体。这是 比较早的技术。现在普遍采用更新的技术即间接液化。先让煤气化,变成气体, 再合成油,让它液化。中间经过了气化这个步骤,所以叫做间接液化。现在中国 生产煤制油的基地、工厂一般用的就是间接液化技术,比如这一次涉及到的中国 目前最大的煤制油基地宁东化工能源基地,用的就是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的 一个好处是比直接液化杂质少,危害没那么大。   煤制油最主要的产品是燃油,属于要用专门的罐车运输的危化品,跟食用油 不会混在一起。能够跟食用油混在一起的,实际上是煤制油的副产品。煤制油的 副产品有的是危化品,比如煤制烯烃、乙烯、丙烯都是易燃品,也要用专门的罐 车运输。有可能跟食用油混在一起运输的就是低危的产品,这一次涉及到的、 《新京报》最早报道的是白油和液体石蜡。液体石蜡也叫白油,其实是一种东西。 液体石蜡本身没有毒,食品级的液体石蜡可以食用,在食品业用得非常多。但是, 没有高度纯化过的液体石蜡是工业级的,里面混有有害的杂质,不能食用。我上 次说过,混入到食用油里的液体石蜡的量只有万分之几,里面有害杂质的量就更 少了,所以它的危害性、健康风险非常低。   有人说,这次运的是液体石蜡,别的罐车是不是以前还运过别的化工产品呢? 一般来说,都是运了液体石蜡再运食用油。液体石蜡没有颜色、气味、味道,运 过液体石蜡的罐车不清洗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司机会直接去运食用油,因 为食用油至少表面上看不出质量问题,买散装油的厂家就不会拒收。如果运过别 的化工产品,那也是低危低毒产品,同样的道理,它们的健康风险也很低,因为 量太少了。   有人不服:你以前批过“谈毒性不谈剂量是耍流氓”的说法,现在为什么又 说因为量少,所以健康风险低?这不就是“谈毒性不谈剂量是耍流氓”吗?其实 这是两回事。我们反对“谈毒性不谈剂量是耍流氓”这种说法,是因为它认为只 要谈毒性就必须谈剂量,否则就不能谈毒性。这跟说“谈毒性可以谈剂量”在逻 辑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谈毒性是要谈剂量的,因为有 很多东西如果剂量很小,就没有毒性,或者毒性可以忽略不计。像液体石蜡这种 低毒产品,在谈毒性时完全可以和应该谈剂量。   我要强调一下,虽然健康风险很低,但并不是说这种做法可以接受、是应该 的,毕竟还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对于食用油,运输的油罐车应该专用、规范化, 至于会不会因此增加成本,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应该 做到食用油罐车专用。所以,我并不是在为这个事件洗白,而是说这个事件的健 康风险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大,不要为此恐慌。   有些人说,恐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好事:虽然像朱毅、官媒这些半 文盲把这事炒起来,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但如果因此能够引起政府对这种事件的 重视,能够让食用油的运输更规范,这不是好事吗?但是大家要想一想,引起社 会恐慌之后,吓得很多人不敢在超市买油吃,改用土榨的、自榨的油,网上很多 人还说以后要改吃猪油。而土榨的油、自榨的油、猪油,它们对健康的危害可比 混入什么煤制油的食用油大多了。   2024.07.12录制   2024.08.02整理 (XYS20240920)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