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寓言四篇               ·张远山· ◇              驴子小传   关于驴子的故事,不论中外,都与愚蠢有关。不是说驴子太笨,就是说与驴 子相关的人太笨。仿佛可怜的驴子是个周游世界的云游僧,把自己的愚蠢弄得尽 人皆知,又把它的愚蠢传染给了撞上它的每一个人。               一、驴子的愚蠢   驴子最早的主人是希腊寓言家伊索。有一次,伊索让他的驴子驮着一座宙斯 的神像进城,路上的人都拜倒在地。驴子以为人们是向它敬礼,得意起来,就站 在原地不肯走了。伊索狠狠地抽了它一棍子喝道:“你这头蠢驴,你以为人家是 向你鞠躬吗?”   伊索就这样成了世上第一个发现驴之愚蠢的人。伊索想,驴子没有头脑,但 有力气,不该让驴子驮神像,而该让它为自己贩盐。伊索赶着驴子驮着盐过一条 小溪,溪水只到驴腿的一半。没想到驴子脚下一滑跌入水中,驴子在伊索的棍打 下,好不容易站起来。驴子心里暗暗高兴,因为它觉得背上的盐轻了许多。盐被 水一浸,已经化去了一大半。伊索这次贩盐折了老本,于是改为贩卖不怕水的海 绵。驴子驮着海绵趟过小溪,心想若是再跌一跤,爬起来定会轻一些。于是它故 意滑倒在水里。不料海绵吸足了水,比原来重了好几倍。驴子自作聪明,结果吃 够了苦头。   伊索觉得这头蠢驴干什么都不行,不如把它卖了。有个陶匠正愁不知如何把 那么多陶器搬到市场上去卖,就买下了驴子。陶匠赶着驴子,运了很多陶器到市 场去。不料那驴子竟发起驴脾气来,故意一歪身子,把所有的陶器都摔在地上跌 破了。陶匠坐在地上哭哭啼啼。有个印度云游僧路过市场,奇怪地问他道:“你 这么大的人,怎么像小孩子一样哭呢?”陶匠说:“我怎么能不哭呢?这些陶器, 我整整化了一年工夫才烧成,这头瘟驴子,不要一分钟就替我破光了。”和尚一 听,高兴得跳起来:“这可真是一头能干的驴子。它一分钟工夫,抵你一年工夫。 你把它卖给我吧。”陶匠正恨不得打死这头驴子,一听这个和尚要,求之不得。 和尚就用云游天下化缘得来的钱买下了驴子,然后骑着驴子回印度见师父。他的 师父是印度的著名高僧,尊者伽斯那。伽斯那见徒弟买了一头驴子回来,问他为 什么。徒弟说:“师父,这头驴子好本领。有个希腊陶匠一年里做成的陶器,它 身子一歪就毁得干干净净。”伽斯那叹气道:“可是它花一百年也做不了一个陶 器呀!”   伽斯那一怒之下,罚徒弟面壁三年,然后把这头驴送给了到印度取经的一个 中国和尚。那个中国和尚是贵州人,他一见驴子感到很惊奇,因为贵州没有驴子, 于是他经也不取了,就带着这头驴子回了家乡。可是到了家乡才发现驴子根本派 不上用场,就放生在山下。山里的老虎也从来没见过驴子,一见这么个庞然大物, 以为是山神,就躲在树林里偷看。看不真切,又小心地走近一些,但也不敢走得 太近,因为心里没底。第二天,驴子突然噜噜地叫起来,躲在树后的老虎以为驴 子发现了自己,马上要咬自己了,吓坏了,赶紧躲进树林深处。幸亏驴子没追赶。 又过了几天,老虎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就不太害怕了。老虎因为驴子的出现,好 几天没有捕食,肚子早已饿坏了,它很想咬死驴子饱餐一顿,但到底没把握,不 敢贸然扑上去。老虎就在驴子身边转来转去,故意蹭了驴子几下,驴子被弄得不 耐烦,发怒地尥起蹶子,蹬了老虎一脚。老虎大喜:“原来你就这么两下子。” 猛扑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咽喉,把驴肉吃了个精光。   驴子就这么死了。中国诗人柳宗元,为这头从印度进口的希腊驴子,写了一 篇漂亮的悼文。            二、与驴子有关的人的愚蠢   伊索虽然卖掉了驴子,但他因为吃了驴子的大亏,余恨未休,从此留心收集 驴子干的蠢事,写进他的《寓言集》。但是后来他逐渐发现,有些与驴有关的蠢 事,是因为人自己的愚蠢而迁怒于驴子。比如有父子俩买了一头驴回家,一个路 人看见了,嘲笑道:“竟有这么蠢的人,放着现成的驴子不骑,苦了自己的两条 腿。”父亲听了,就把儿子放在驴背上。一个老头看见了,说闲话道:“现在的 年轻人真不懂规矩。儿子骑在驴背上,倒让老子跟在后面。”父亲听了,就叫儿 子下来,他自己跨上了驴背。一个怀抱婴儿的少妇看见了,抱不平道:“真不害 臊,自己舒舒服服坐在驴背上,倒叫小孩子跟在后面。”父亲听见了,又把儿子 也抱上驴背,让他骑在自己前面。一个慈善家看见了,愤怒道:“两个人合骑一 头驴子,分明是虐待动物心肠硬。”父子俩再也没有办法,只好都下了驴背,两 人抬着驴子走。   印度高僧伽斯那趁着徒弟面壁,没人来烦他,就用写《百喻经》来打发时间。 其中有一个故事也是关于驴子的:有个地方的人从来没见过驴子,可他们听说驴 奶非常好吃,于是就到各地去找驴子,最后终于被他们找来一头公驴。于是大家 都争着在公驴身上找奶吃。有人把嘴凑上公驴的嘴,有人把嘴凑上公驴的耳朵, 也有人抓驴尾和驴脚。结果,空忙一阵,谁也没吃到驴奶。   颜之推在他的名著《颜氏家训》中批评言不及义、空洞无物的写作是:“博 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但此后一千多年,中国读书人的著作浩如烟海, 犯的依然是这位驴博士的老毛病──言不及义。   然而,这一切与驴子又有什么相干呢?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把人的愚 蠢扯到驴子身上。               三、驴子的冤案   自从伊索始作俑以后,无论是希腊人卸磨杀驴,印度人指着和尚骂秃驴,还 是中国人骑驴看唱本,驴子总是倒霉。于是德国作家莱辛决定替驴子上诉天庭。   驴子对宙斯诉苦,说人类对它太残酷。“我强壮的脊背承受着人类自己和任 何其他较瘦弱的动物都无法承受的重担,可人类还是以无情的鞭打逼迫我加快速 度;而由于负重,即便天性可能,我也无法达到那种速度。宙斯,请禁止他们如 此蛮横无理,人类自己也容不得别人胡作非为。我愿意伺候人类,因为看来你是 为此才创造了我,但我不愿无故挨打。”   “我的创造物,”宙斯对驴子说,“这项请求不是没有道理。但我无法让人 类相信,你天生的迟缓不是一种懒惰。只要他们仍相信这点,你就还得挨揍。不 过我愿意减轻你的痛苦。从现在起你的感觉会变得迟钝,你的皮肤会起茧抗打, 并使鞭打你的人手臂发麻。”   “宙斯,”驴子欢叫了起来,“你任何时候都这样明智仁慈!”   众神之父的骑墙,使驴子再一次受骗。莱辛无奈之下,认为驴子的不幸源于 伊索对驴子的污蔑。于是他在《寓言集》里,代替驴子向伊索提出了抗议:   驴子对伊索说:“要是你再用我写小故事,就让我说一些明智和有意义的话 吧。”   “让你说有意义的话?”伊索笑道,“这合适吗?人们岂不会讲,你是道德 家,而我是驴子吗?”   莱辛认为,伊索乃至所有对驴子抱有偏见的人,都自命为道德家,然而希腊、 印度和中国的道德家骂驴子已经骂了几千年,人类的道德并没有改善多少;相反, 恰恰是对驴子的虐待和歧视,倒成了人类道德的最大污点。   如果伊索们只对驴子讲道德,那么驴子的拉“磨”之“难”,就走不到头。 ◇              猴子外传   说到年代久远,人们喜欢说“猴年马月”。可见猴子是历史悠久的民族── 至于有没有优秀传统,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不幸与人类太相像   在伊索寓言中,猴子被一个水手带上了船。不幸船遇风暴沉没了,猴子与水 手们一起掉进海里。恰好一条海豚游过看见了猴子,就游过来把猴子驮到自己背 上。海豚问道:“你是雅典人吗?”猴子夸口道:“怎么不是?我出生于雅典的 名门望族呢。”海豚说:“那么你一定知道庇拉乌斯吧?”猴子说:“怎么不知 道?他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海豚生气道:“你这个撒谎的家伙,庇拉乌斯是雅 典的港口。我本来想把你从庇拉乌斯送上岸去,既然庇拉乌斯是你的朋友,那么 你自己去找它吧。”于是海豚就身子一沉游走了。   难怪海豚弄错,猴子是动物中最像人的,爱吹牛正是人的主要特点。莎士比 亚说人是“万物之灵长”,动物学家说猴子属于“灵长类”。自从达尔文论证了 “人是从猴子变来的”,猴子与人就更是亲如一家了。然而猴子始终不求上进, 专门模仿人类。于是,人类利用猴子的这一弱点,把人类的这一发烧友狠狠地耍 了个够。   中国古人捕猴子,挑一担酒到山里,自己先喝个过瘾(为的是让猴子模仿), 然后故意走开。猴子见挑酒人去远了,就跳下树来,像孙悟空痛饮蟠桃酒一样把 酒喝光,醉倒在那里。挑酒人叫着“倒也倒也”走回来,把猴子牵到菜市口卖掉。   用这法子尽管省事,但要费一担酒。克雷洛夫寓言中的俄国猎人,更会做没 本钱买卖。他在草地上张好网后,就在网上翻起跟斗来:前空翻、后空翻、托马 斯全旋……树上的猴子看得难忍技痒。猎人又把网罩在自己身上跳起舞来:探戈、 华尔兹、迪斯科、弗拉曼戈、忠字舞……猴子觉得滑稽极了,等猎人走后,他们 迫不及待地跳下树,学着猎人的样子大练体操──俗话叫“猢狲出把戏”。最后, 猴子忘不了把网套在身上唱一曲拉网小调。正舞到兴头上,躲在一边的猎人走出 来,把网中的猴子捉住。──这位俄国猎人比中国耍猴人会省钱,只是自己也演 了一回把戏。   在莱辛寓言中,猴子的善于模仿而缺乏创造,受到了辛辣的讽刺。猴子问狐 狸:“你说有哪个动物灵巧到我不能模仿?”狐狸反唇相讥道:“可是有哪个动 物会下贱到来模仿你呢?”──顺便一提,莱辛嘲笑的是那些没出息的德国作家。             二、不幸没有自知之明   只知模仿不懂创造的猴子显然是智商很低的。《庄子》中有个寓言,说一个 隐士住在山里,养了一群猴子,替他摘果子,隐士坐享其成。猴子们觉得这样不 公平,就去跟隐士交涉。隐士说:“我不会让你们白干的。每天早上给你们每人 三颗栗子,每天晚上给你们每人四颗栗子。”猴子们嫌少,吵嚷不休。隐士说: “好吧好吧。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颗栗子,立刻欢呼起 来。然后兴冲冲地摘果子去了。   这位隐士大概是耍猴儿的祖师爷了。但这些猴子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毕竟有 人给他们东西吃,而不是被吃。不过猴子不知道,他们吃的正是自己的劳动果实。 在克雷洛夫笔下,猴子的缺乏自知之明受到了挖苦。猴子看见镜子里有一只动物, 就指着他嘲笑道:“瞧你这个丑八怪,还对我做鬼脸。我要是有一丝一毫像你, 早就伤心得去上吊了。”他不知道他痛斥的正是他自己。   其实不用等他去上吊,人类已给猴子准备好了下处。鲁迅说整部历史只是 “吃人”二字,与人相似的猴子,自然难逃与人相似的命运。古人有一种特制的 桌子,桌分两半,中留一孔。把桌子合上,枷住猴子的脖子,用锤子敲开猴子的 天灵盖,就能用调羹勺着活吃猴脑。爱吃猴脑似乎是人的某种传统,至今猴头菇 还是一种滋补品。其实猴子最没头脑,爱吃猴脑的人,显然是因为自己没头脑, 不得已才运用“吃啥补啥”的原理,用猴脑来做代用品。   猴子没有头脑在《百喻经》中也遭到嘲笑。猴子得到一把豆子,不小心掉了 一颗,他就把手中的豆子放在地上,到处找那颗丢失的豆子。可是那颗豆子滚到 地缝中去了,弄了半天也弄不出来。等猴子回头来拿放在地上的那把豆子时,早 已被小鸡啄光了。猴子不像孔乙己那样读过《论语》,不知道捏住手上的茴香豆 吟诵“多乎哉不多也”,活该他没豆子吃。   不过猴子并不总是被侮辱被损害,在印度寓言集《五卷书》里,猴子终于有 了报复的机会。国王宠爱一只猴子,让他拿着剑做自己的贴身侍卫。这下猴子真 的沐猴而冠了。有一次国王在御花园里玩累了,想在花房里休息一会,他关照猴 子,如果有什么东西要伤害他,必须全力以赴保护圣驾。猴子表示遵命。国王睡 着后,一只蜜蜂飞进花房,围着国王的脑袋转悠。猴子挥剑赶蜜蜂,可是蜜蜂飞 了一圈又停在国王头上,猴子气坏了,一剑朝蜜蜂劈去,结果把国王的脑袋砍了 下来。   我疑心猴子是故意的,他自己没头脑,所以嫉妒人的头脑。就像身材矮小的 拿破仑对一位比他高出一个脑袋的将军所说:“我可以很容易地消除我们俩在身 高上的差别。”猴子以为,砍了国王的脑袋,他自己就是拿破仑了。因为俗话说 ──             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管猴子与人相比智商太低,但在动物群里,猴子毕竟算是个天才儿童。“朝 三暮四”里的中国猴子辛辛苦苦干一天活,总共吃了七颗栗子;但在拉封丹寓言 中,猴子却运用自己的聪明,痛痛快快地饱吃了一顿糖炒栗子:猴子与猫闻到香 味,闯进一户人家,看见炉子里正烤着栗子,飘出阵阵香味。猴子就夸奖猫有一 对灵巧的爪子。猫被猴子恭维得浑身骨头轻,于是伸出爪子把栗子从火中一个一 个拿了出来。猫拿一个,猴子吃一个;猫烫伤了爪子,猴子吃饱了肚子。这时主 人来了,猴子一溜烟地逃跑了。可怜的猫,因为爪子被烫伤了走不快,被主人逮 住一顿好打。   在《五卷书》中,海边的阎浮树上住着一只猴子,树上的阎浮果他自己吃不 了,于是就用它招待常来做客的海怪,还让海怪把果实带回家给老婆吃。海怪的 老婆对海怪说,常吃这种甘露果子的猴子心里也有甘露,吃了这种心会长生不老。 她让海怪把猴子的心弄来。海怪不同意,他老婆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海怪没办法, 只好到猴子那里,假称他老婆想招待丈夫的好朋友。于是海怪驮着猴子,把猴子 骗到了海上。他觉得对不起猴子,半路上说了实话:“我老婆要吃你的心,我没 办法。你祈祷吧。”猴子叹气道:“你怎么不早说呢?害得我把心放在树上没带 来。”海怪说:“那就赶快回去取吧。”回到岸上,猴子把海怪的忘恩负义、以 怨报德痛骂了一顿。   如此看来,没头脑的猴子,在动物中倒算是个有心人──只是常常忘在树上。 所以猴子必须记住:少下树,更不要下海。其实我说了也是白说:是猴子就一定 不会记住,因为猴子屁股一刻都坐不住,所以猴子一定会下树,一定会下海。在 伊索寓言中,猴子因为在动物中算个有心人,结果被动物们推选为王。嫉妒的狐 狸把猴子哄下了树(这对狐狸来说太容易了),狐狸把猴子引到捕兽夹那里说: “这块肉是我献给陛下的贡品。”猴子高兴地伸手就拿,结果被夹住了。他斥责 狐狸的欺君之罪,狐狸冷笑道:“就凭你这点智力,还想在动物王国里称王吗?”   猴子不仅受到智兽狐狸的嘲笑,还遭到鸟类的奚落。冬天,猴子冻坏了,抓 了许多萤火虫来取暖,一只麻雀告诉猴子,这是愚蠢的。猴子不听,麻雀继续唠 叨,猴子嫌他太罗嗦。抓住麻雀往地上一扔,麻雀就被摔死了。后来又下起了雨, 猴子更加冷得乱蹦乱跳,树上的小鸟热心地劝猴子搭个窝:“你有手,也有脚, 看起来就像是人类,你为什么不盖一座房子,竟在寒风里受罪?”猴子以为小鸟 在讥笑他不如人类,恼羞成怒,非但不迷途知返,反倒爬上树拆了鸟窝泄愤。没 出息的猴子就是这样,他自己缺乏什么,就夸耀什么,而如果别人有他没有的, 他就非把它毁了不可。 ◇               狮子正史   狮子原产非洲,中国本土没有,因此关于狮子的中国寓言我一个也没找到。 佛教传入后中国人才知道狮子,比如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一头青狮,狮子吼作为 一种神通,是禅宗的看家绝活。于是中国人把狮子当作龙凤龟麟一类的神兽,让 他烫着卷发坐镇在官府和豪宅门前,民间则有舞狮子的国粹。另外,关于狮子的 常用典故“河东狮吼”(意思与“雌老虎”一样),源于苏东坡对一个怕老婆朋 友的嘲笑。我找到的惟一一个关于狮子的中国“寓言”叫做《施氏食狮史》,出 自语言大师赵元任的手笔,全文照录如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 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 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这是一个语言游戏,作为 语言学家,赵元任是为了说明有些文字只能看但无法诵读,才编了这个滑稽小故 事。                一、狮子与人   在动物中,与人的面容最相像的并非猴子或猩猩,而是狮子,这应该是埃及 法老在金字塔前雕刻狮身人面像的部分原因,当然也因为法老是人中之王,而狮 子是兽中之王。人面狮在希腊神话中叫做斯芬克斯,他出了一个谜语:何物早晨 四足爬,中午两足行,晚上三足走?没猜对的过路人都被他吃掉了。后来杀父娶 母的俄狄浦斯(佛洛伊德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据说是人类固有的恋母情结)猜出谜 底是“人”,斯芬克斯就跳下悬崖自杀了。   狮子曾与人各自夸耀自己的强大。人指着一座赫拉克利斯(希腊神话中的英 雄,相当于中国的打虎英雄武松)徒手制服狮子的雕像说:“你看我们人类多么 强大。”狮子说:“如果由我来雕刻的话,你就会看到一座狮子扑杀人的雕像。” ──狮子虽然头发很长,但是见识却不短:狮子的上帝一定是一头完美的狮子。   头发长长的狮子像个艺术家,这位多情的艺术家爱上了农夫的女儿,一个美 丽的村姑。狮子向她父亲求婚。农夫说,他很愿意狮子做自己的快婿,但他女儿 害怕狮子,狮子必须先拔掉牙齿、剁掉爪子,才能举行婚礼。堕入情网的狮子立 刻照办,然后喜滋滋地前去迎接新娘,却被农夫用棍子赶了出来。──爱情的力 量竟使狮子放弃了暴力,倒让我觉得狮子比某些人还要可爱一些。   另一则伊索寓言讲述了狮子与人的友谊:一个奴隶受不了主人的虐待而逃进 了山里。他走进一个山洞,看见里面趴着一头狮子,他恐惧得不敢转身逃跑。但 狮子没有扑上来,反而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并且伸出红肿而淌血的爪子给奴隶看, 原来一根荆棘扎进了他的脚掌。奴隶小心地替狮子把荆棘拔了出来,狮子感激地 舔了舔奴隶的手。不久奴隶在另一个城邦被人认出并且抓住,押送回原来的主人 那里。奴隶主为了杀一儆百,决定让逃奴与狮子格斗,让他被狮子吃掉。在斗兽 场上,奴隶站在圆型剧场中间。一声令下,栅门打开,一头被饿了几天的狮子从 里面冲了出来。观众以为饿狮会一下子扑向奴隶,不料狮子走到奴隶面前,亲昵 地舔了舔奴隶的手。观众欢呼起来,要求皇帝赦免这个奴隶。奴隶讲述了与狮子 结识的经过,所有的人都深受感动。于是奴隶被当场释放,给予公民身份,狮子 也获得了自由,被放回了森林。   其实古希腊并没有观看人狮搏斗的习俗,更没有罗马式的圆型剧场,只有供 戏剧演出的半圆形剧场。这个“伊索寓言”应该是罗马人创作的。                二、狮子的胜利   狮子和野猪正要搏斗,突然看见了站在树上冷眼旁观的秃鹫。狮子对野猪说: “我们彼此做朋友,要比都做秃鹫的美餐强多了。”──狮子懂得两败俱伤的道 理,因而及时中止了战争,取得了比打败野猪更了不起的胜利。   紧接着,狮子与豹子为了独霸森林而决斗,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败。豹子建 议休战进行谈判。豹子说:“我派猫做我的代表,因为猫清心寡欲,平正公允。 我建议你派驴子做代表,因为驴子出身高贵,到处受人尊敬。”狮子笑道:“凡 是受到敌人称赞的,准是对我不利的。”于是狮子派狐狸做自己的代表,结果谈 判破裂,战斗重新开始。最后的结果谁都知道:狮子战胜了豹子,成了兽中之王。   狮子看见一头驴子与一只狐狸在一起。狐狸跑过来说,如果狮子饶他一命, 他就把驴子交出来。狮子同意了。于是狐狸出卖了朋友,把驴子引到陷阱那里。 狮子见驴子掉下去了,就把狐狸也逮住了。──在中国寓言中,狐狸是老虎的帮 凶;在希腊寓言中,狐狸是狮子的帮凶。然而结果是一样的:所有的帮凶都没有 好下场。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暴君的逻辑。   狮子抓住一只老鼠,老鼠哀求他放了自己,说一定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 但还是放了老鼠。不久狮子掉进了猎人的网里。老鼠听见狮子的哀叫,就来咬断 了网绳,救出了狮子。──一念之仁、涓滴之恩,使狮子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奇怪的是,狮子如此强大,但关于他获胜的故事相当少,而最后一次胜利, 不过是在老鼠的帮助下胜利大逃亡而已。或许所有的寓言作者都认为,失败的教 训对强者更有教育意义?               三、狮子的失败   狮子虽然强大,却对付不了蚊子。蚊子嘲笑狮子说:“你不过就会女人的两 下子:用爪子抓,用牙齿咬。我可比你强大得多。”蚊子吹着喇叭,发起了冲锋, 专咬狮子鼻子上不长毛的地方。狮子奇痒难忍,噼噼啪啪朝自己脸上扇耳光,把 自己的脸都抓破了。──狮子不必因为被小小的蚊子战胜而惭愧:人类比狮子更 加战无不胜,却同样对蚊子无可奈何,不得不经常自己打自己耳光。   除了蚊子带来的烦恼,狮子也不能消除爱情带来的苦恼:母狮嫌狮子嘴巴里 的气味不好闻。狮子为此心情不好。他去问绵羊:“老弟,你倒是说说,我有口 臭吗?”老实的绵羊说了真话,被狮子一口咬死了。狮子又去问狼,狼说:“大 王,你嘴里的气息芬芳宜人,就像春天刚绽开的花朵……”没等狼把话说完,狮 子就生气地把他咬死了。狮子又去问狐狸,狐狸先乾咳两声,然后哑着嗓门说: “大王,真不巧,我今天感冒,什么气味也闻不出来。”狮子只好让狐狸走了。 ──由于私生活的不幸而迁怒于他人,这是人类社会大部分不幸的根源。不过, 如果狐狸的感冒在人类中流行起来,那就谁也别想听到真话了。   狮子在教育后代的事情上也同样失败了。为了给小狮子挑选教师,他一一筛 选:狐狸很聪明但是个骗子,撒谎不是为王之道;鼹鼠工作起来极有条理,然而 鼠目寸光;豹子有勇无谋不够仁慈,大象忠厚有余学问有限……总之没有一个合 适的帝师。天上的王者雄鹰听说狮子碰到了难题,毛遂自荐做小狮子的老师。狮 子很高兴:还有比另一个国王更适合做王子的老师吗?时间一年年过去,树林里 的小鸟不断来向狮子报告王子在学业上的飞速进步。小狮子学成归国,拿出雄鹰 颁发的博士文凭:“父王,从大雁到鹌鹑,怎么生活,下什么蛋,我无所不知。 如果你把治理国家的重任交给我,我马上就可以教臣民们营巢筑窝,下蛋孵鸟。” 狮子长叹一声:这些关于飞禽的学问,对治理走兽毫无用处。   学非所用的小狮子最后被公牛用角顶死了,狮子伤心地哭了起来:“命运对 我多么不公平啊。”野猪过来劝道:“你想想,有更多的人因为被你咬死了亲人 而正在哭泣呢。”──只要狮子不改变用丛林原则实行统治,就永远无法逃脱丛 林原则的报复。   狮子追赶一只羚羊,眼看就要追上了,更令狮子高兴的是,一条峡谷挡在羚 羊前面,阻断了他的逃路。但是狮子吃惊地看到羚羊高高地跃起,跳过了宽阔的 深谷,在对面的绝壁上稳稳地站住了,并且回过头来嘲弄地看着狮子。狮子气坏 了。这时狐狸走过来给狮子打气道:“大王,凭你的力量、敏捷、速度、胆量和 无与伦比的弹跳力,难道还比不上一头小小的羚羊?只要你愿意,你就能轻轻松 松地跳过这条小沟。”狮子顿时热血沸腾,胆气冲天,他退后两步,一个冲剌向 峡谷对岸跳去……正如狐狸预料的,狮子坠入了深渊。狐狸得意地绕道下到谷底, 把狮子做了一个月的口粮。──狐狸无疑是个奸臣,可惜狮子永远不会明白“亲 贤臣,远小人”的道理。   狮子老了,睡在石头床上,粗大的骨节硌得生痛。于是他把熊和狼召来: “朋友们,石头床对我这老头子来说太硬了。你们不管毛丰的还是毛稀的,每个 都缴上一撮毛,征集好了给我送来,让我铺一张松软暖和的床。”熊和狼立刻拿 着鸡毛当令箭,到处去抓那些兽毛稀疏却无力反抗的牛、驴、兔,把他们的毛拔 光。熊和狼不但一毛不拔,还乘机给自己和亲朋好友都弄了一床毛茸茸的褥子。 ──狼和熊应该算是忠臣了,然而他们以狮子的名义横征暴敛、中饱私囊,使狮 子失去了群兽的敬爱。   狮子曾经与动物们约定:如果要避免灭种,每天选定一种动物充当狮子的食 物。轮到兔子的时候,被选定的那只兔子拖到傍晚才来到狮子的洞口。狮子早已 饿坏了,质问兔子为何这么晚才来,而且一只小小的兔子也不够他吃。兔子说: “我们一共来了五兄弟,路上碰到另一头狮子,他说这片丛林里只有他才是真正 的王,而你是个贼。他扣押了我的四个兄弟,派我来叫你去见他,跟他比一比谁 更配称王。”狮子被激怒了,命令兔子带路。兔子把狮子带到井口,狮子对着井 里的倒影大吼,井里传出更大的吼声。狮子狂怒地扑了下去…… 狮子以为,他的敌人是另一头狮子,其实狮子惟一的敌人,是他自己。因此弱者 总是被强者战胜,而强者常常被自己打败。 ◇               狼的野史   中国是个动物寓言很不发达的国家,然而偏偏出了个意外:狼来了──来的 是那头在中国境内家喻户晓的中山狼──当然还有那位大名鼎鼎的东郭先生。我 敢说,中国文学史上除了孙猴子,没有第二头动物比中山狼的知名度更高,它在 《红楼梦》里也轧上了一脚:“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马中锡的《中山狼 传》在中国寓言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与中山狼齐名的狼故事只有一个,那就是伊索的“狼来了”。这个寓言可能是世 界上流传最广的动物寓言,因为它已经成了教育孩子不要撒谎的最佳教材。   一个孩子独自去山上的草地放羊,为了逗自己开心,他就在山上大喊:“狼 来了,狼来了。”村里的老乡们一听急坏了,赶紧拿着锄头、木棍急急忙忙赶来。 他们的狼狈相让小孩乐坏了。小孩见这一招挺逗乐,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叫 “狼来了”,老乡们多次上当后,再也不相信了。后来狼真的来了,小孩声音惶 急地大声呼救。老乡们互相看看说:“这孩子这回装得可真像。”当然谁也没去 救他。结果他的羊不是被狼吃了,就是被狼咬死了──幸亏他逃跑得及时,才拣 回一条小命。   周幽王的爱妃褒姒是个不爱笑的冰美人,为了逗她开心,周幽王点起了烽火 台上的狼烟。各地诸侯见了狼烟──狼粪燃烧后冒出的黑烟笔直而高,风吹不散 ──立刻率领部队,拿着武器急急忙忙赶来。他们的狼狈相让褒姒乐坏了。周幽 王见这一招能把褒姒逗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点燃烽火,诸侯们多次上当后, 再也不相信了。后来北方的犬戎真的入侵了,周幽王惶急地点起狼烟。诸侯们心 想:“周幽王又拿我们寻开心了。”于是谁也没来救驾。结果周幽王和褒姒都被 犬戎杀死──西周便灭亡了。   中国的史实与伊索的寓言竟有如此惊人的巧合,并且都与狼有直接间接的关 系,不禁令人感叹事实比想象更离奇。这进一步启发我们,由于有太多现成的历 史典故足以替代寓言的功能,中国人确实无须再创作更多的寓言了。                 一、狼与羊   民以食为天,狼把羊当饭。关于羊应该被狼所吃,狼有十分充足的理由。狼 看见小羊在河边喝水,想找个借口吃掉它,就抱怨小羊把河水搅浑,害得他没法 喝了。小羊说自己只用舌头轻轻沾了一下水,况且他是站在下游,而狼先生却站 在上游,自己不可能搅浑上游的水。狼又说:“可是去年你在背后说过我的坏话!” 小羊说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呢!狼大怒道:“如果不是你,那一定是你兄弟。不 管你多么能言善辩,反正我一定要吃你!”   狼的强词夺理引起了公愤,于是动物议会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争辩,最后颁布 了一条正式法律:“如果狼侵犯羊群,羊有权将狼当场抓住,扭送丛林法庭依法 严惩。”据说这能给羊的命运带来重大转机,可惜所有的羊都缺乏法制意识,所 以这条公正的法律颁布后,从来没有一头狼被羊扭送到法庭去过。   狼邀请在悬崖上的山羊下来,吃他身边的嫩草。山羊说:“我这里虽然没草 吃,但你的午饭也没有着落。我到你身边虽然有草吃,但你的午饭就着落在我身 上了。还是让我们一起饿肚子吧。”   羊顶多就是这么隔岸对狼幽默一下,而很少有机会战胜狼。羊的惟一一次辉 煌胜利十分偶然:一头受伤的瘸腿狼没法去捕猎,他看见两头公羊在相斗,地上 流了不少血。公羊斗起来是退后,前冲,再退后,再前冲,狼就趁公羊退后的时 候上去舔地上的羊血。可是因为瘸腿,狼来不及躲开,竟被两头公羊撞死了。   羊十分明白,要战胜狼,必须要有牧羊犬的帮助。小羊落在了羊群的后面, 被一条狼赶上了。小羊转过身对狼说:“我知道我会成为你的口中食,可最好不 要让我悄悄地死去,你吹箫让我跳个舞好吗?”狼认为羊反正逃不了,让羊在他 进食前表演一个舞蹈让自己开开胃也不错,于是有恃无恐地吹起了箫,小羊跳起 了舞……箫声引来了狗,狼逃跑时后悔道:“我为什么要改行去做音乐家呢!”   狗拚命追赶狼,狼拚命逃跑。狗以为狼非常害怕自己,不料狼突然停下向狗 反扑。狼狞笑道:“你这狗仗人势的东西,以为我真的怕你吗?我真正怕的是刚 才跟在你身后的猎人。”   狼先生的意见是,狗虽然是狼的劲敌,然而人类要比狗可怕得多。我有点同 意狼的意见。近来这种对狼的同情越来越普遍,以致有歌手自称“北方的狼”, 甚至有以“老狼”自命的。仿佛人类想学好──改行去做狼了。             二、狼与狗及其他动物   狼是羊的天敌,而狗是狼的天敌。这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不同。面有病容的 饿狼碰到皮毛丰润的狗。狼诉苦道:“表弟,你吃的是什么好东西?气色真不错 呀!我一天到晚在觅食,还是吃不饱。”狗夸口道:“堂兄,我只要对主人忠心, 就不愁吃穿。你要是愿意,就跟我回去。”狼哪有不愿意的?于是就跟着狗走。 突然狼看到狗脖子上的东西,问道:“你的脖子上为什么套一条铁圈?”狗说: “你懂什么?这是颈圈,就像女主人的项链一样时髦。其实主人很少把我拴起来, 你看我现在不是挺自由吗……哎怎么啦,你上哪儿去?”“再见吧!”狼说, “去吃你的山珍海味吧。至于我,宁愿挨饿,也比失去自由好受些。”   狼对狗的好意竟如此多疑,无怪乎人们把“狼顾”与“狐疑”并提,因为狼 走路时习惯于不断回头,惟恐有什么东西从背后向他袭击。由于狼的疑心病重, 每次回洞,都要对山洞说话:“山洞呀山洞,你为什么不回答我,难道你忘记了 吗?我跟你约好,每次我回来都要问你,是否还想请我继续住下去,如果你今天 不再请我进去,我就到别的山洞去了。”巧的是今天真有一头狮子躲在里面等狼 回来。狮子想:看来山洞是狼的朋友,不肯让狼进来给我吃掉。于是狮子就压低 嗓门叫道:“请进来吧!”狼一听“山洞”真的说话了,赶紧逃跑了。   可见生活在险恶的丛林中,狼的多疑并非总是多余。然而多疑并不等于智慧。 小狼对狐狸说:“我父亲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在丛林里威名远扬,一生 中战胜过两百多个敌人。如果不是最后一次不幸的战斗,他将是一个胜过狮子的 常胜将军。”狐狸冷笑道:“你的话虽然差不多是事实,但那是只适合在葬礼上 演讲的悼词。如果被一个诚实的历史学家写进书里应该是这样:狼接连战胜的两 百多个敌人是羊和驴,而第一个打败他并且把他永远消灭的,是一头他竟敢袭击 的公牛。”──真正的怀疑主义者狐狸看不起多疑的狼。公正地说,狐狸对悼词 的真实性加以怀疑,证明他无愧于思想家的声誉。   狼要不劳而获、骗吃骗喝地活下去,靠的是不要脸的流氓手段和无赖伎俩。 有一次,狼在吃羊时被一块骨头卡在喉咙里,他请求仙鹤替自己把骨头取出来, 答应一定酬谢仙鹤。仙鹤把头伸进狼的嘴里取出骨头,然后问狼给他什么报酬。 狼狞笑道:“我给你的报酬就是,让你的头从我的嘴里平安地出来。难道你还嫌 不够?要是你下一次再落到我的嘴里,我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狼在肚子不饿的时候会假充善人,有一次狼去看望生病的驴子,他伸手摸摸 驴子,问他哪儿不舒服。驴子说:“就是你摸的地方。”狼只好悻悻地走开。过 了几天,驴子看见狼向自己奔来,知道这次不妙,便装出瘸腿的样子。狼假惺惺 地问驴怎么会弄瘸的。驴说:“我刚才过篱笆时让刺扎伤的。不过你不必假充好 人,我知道你今天饿着肚子。但我劝你在吃我之前先替我把腿上的刺拔出来,免 得扎伤了你的喉咙。”狼认为是个好建议,捧起驴的腿找刺。驴猛地蹬出一脚, 把狼的牙齿踢了下来。狼逃走时后悔说:“谁让我要去当医生呢。”自从为小羊 吹箫以后,这是狼第二次改行了──由于每次改行都没带来好运气,狼认为这是 他不能洗新革面、重新做狼的过硬理由。   平心而论,狼并不比虎豹更凶恶,然而人们对狼的痛恨远远超过对虎豹的痛 恨。狼有时确实背过黑锅。比如说狮子喜欢驴肉和兔肉,却不喜欢羊肉的膻味。 但是羊却与驴子和兔子争夺草地,使狮子常常吃不饱。狮子召来熊和狐狸,问他 们怎么才能不让羊侵犯驴子和兔子的权利。熊说:“这还不简单,把羊都掐死就 行了。”狐狸说:“这样会有损大王仁慈的名声。最好给羊划出一片规定的草地, 并且,为了防范羊群做出越轨行为,可以派狼负责管理。”狮子非常赞赏狐狸的 意见,并且派狐狸经常去听取羊群的意见。羊的意见非常一致:狮子是明君,而 狼是奸臣。至于狐狸呢,无疑是个忠臣。                三、狼与人   曾经看过一部外国电影《鹰狼传奇》,讲述了一个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主教 看中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然而少女爱的是一个骑士。妒火中烧的主教(外国的法 海和尚)施了邪恶的魔法:让少女在晨曦初现时变成鹰,让骑士在夜幕降临时变 成狼。白天,骑士带着鹰;夜里,少女带着狼。然而鹰与狼、少女与骑士却永远 不能见面。最后当然是爱情战胜了邪恶──恶毒的诅咒终被解除,正如镇压的雷 峰塔终究倒掉。这是记忆中惟一一头不令人讨厌的狼。   大清早,天黑蒙蒙的,一只饿狼外出觅食,闻到一股牛肉味,就伸头过去, 没想到咬了个空,却被什么东西套住了脖子,狼惊惶之下左冲右突,来回奔跑, 想把脖子上的东西甩掉……等农夫牵着牛来犁地时,却找不到放在田垄上的犁套, 他抬起头来,竟看见一头狼钻在犁套里,差不多快要把两亩地都耕完了。农夫不 禁笑了起来:“你这个坏坯子,要是你真的愿意弃恶从善,不再干坏事,常常像 这样多干点农活该有多好。”──羊做了一辈子好事很少受到表扬,狼偶然做了 一回好事就受到登报嘉奖。不过人的立场还是鲜明的:批评狼而同情羊。人对狼 的评价早已尽人皆知,饿狼、色狼、野心狼等等,现在不妨听听狼对人如何评价。   狼在暮色中走过一家农舍,无意中听见妈妈吓唬哭闹的孩子:“再不停止哭 泣,就把你扔到门口喂狼。”狼信以为真,就等在门口。孩子哭了一夜,狼也傻 等了一夜。可是妈妈一直到早上也没把哭闹不休的孩子扔出门来。疲惫不堪的狼 抱怨道:“原来人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一回事。”──总是被人批评的狼, 这回终于有资格做一回批评家,而且切中要害。   一条狼在羊圈附近转来转去,寻找吃羊的机会。他看见牧羊人从羊群中挑出 最肥的一只绵羊宰了,旁边躺着的狗站都没站起来,就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狼 悻悻然走开的时候,自言自语道:“要是宰羊的是我,不知道这些狗要怎样穷凶 极恶地狂叫呢!”──这一次,狼的批评对人类似乎过于严厉了,难道他希望所 有的人都吃斋念佛吗?或许从羊的立场来说,人对羊的损害,很可能超过了狼对 羊的损害。人对狼也一样。尽管人是惟一会读书写字的高贵动物,然而人类用来 写字的毛笔偏偏只有两种:一种是羊毫,一种是狼毫。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狼毫出在狼身上──在人类这里,狼与羊谁都没占到便宜。(作者按:制笔的狼 毫实为黄鼠狼之毛。胡搅蛮缠是寓言的特权,请读者勿被误导。)   使用羊毫笔与狼毫笔的人类,自然也分两种:有人为狼辩护,有人为羊祈祷; 也有反过来的:拿狼毫的人可能颂扬羊的温柔,而拿羊毫的人也许推崇狼的无情。 人类确实是比狼和羊复杂得多的高级动物,请仁慈的读者允许我“明智”(动物 就不懂什么叫“明智”)地及时住口吧。 (寄自中国大陆) ※※※※※※※※※※※※※※※※※※※※※※※※※※※※※※※※※※※ 本期编辑:亦歌 本期校对:一华 审  稿:阿飞、笨狸、方舟子、赋格、古平、虎子、唐郎、杏儿、应帆 技术支持:东风不败、时空、杏儿、李晓峰 联系人: 方舟子(fang@xys.org, 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海外),xinyusi@yahoo.com(中国) 联系地址:New Threads Chinese, P.O.Box 26194, San Diego,CA 92196, USA 发  行: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WWW: http://www.xys.org(http://207.152.99.201)      WWW: http://www.xys2.org      ftp: xys.org/pub/ 订阅《新语丝》和“新语丝之友”,请到: http://www.xys.org/subscription.html http://www.xys2.org/subscription.html ※※※※※※※※※※※※※※※※※※※※※※※※※※※※※※※※※※※